您的位置: 首页 >学校新闻>学校要闻>详细内容

适应高专形势要求 探讨语文授课模式

时间:2016-11-28 08:19:26 作者:教务处 浏览:
分享到:

20161110日,基础部语文教研室开设了两节校内公开课。授课人为高专语文任课教师张有根教授和石英副教授,内容分别为《诗经》和“陶渊明”。

张有根教授的《诗经》一课,信息量大,有一定的思维深度。目标定位较为准确。本次教学注重对学生高中阶段已有知识的深化,试图让学生从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学习中提高文化修养。注重拓宽学生视野。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上,通过课前发放材料、课上大量引用等方式让学生能广泛的接触作品,增加学生阅读量。比较关注人文情怀培养。本次教学以《诗经》为例,引导学生关注儒家文化,通过对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详解回溯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反观自身,从而引导学生追本溯源,寻找文化根脉。

石英老师的“陶渊明”一课则主要带领学生了解陶渊明文学创作概况,结合《饮酒》等作品去理解分析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理解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等,从而引导学生把对具体作家和文学现象放到更为广阔的文史背景中去分析,实现了点、线、面的有效结合。大处着眼的同时,授课老师也适当注意了文本分析时方法的引导。另外,本节课在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引导学生突破思维框架上做了很好的尝试。

本次开课,是配合基础部的工作安排,更是为对学校高专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模式改革进行的探讨。语文教研室全体教师到场听课并做认真记录,课后,又组织进行了一次评课活动。评课讨论中,老师们一致认为,这种把系统论和整体论渗透进大学语文教学的授课方式,打破了微观单篇讲授的模式,比较符合学生的学科起点和能力训练要求。

教学分管领导吕虹书记和教务处郭捷主任、基础部刘艳主任都参与了听课,并通过各种途径提出了自己的宝贵意见。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