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知识守护生命,用行动保障安全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9月1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由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以“用知识守护生命”为主题的安全公益特别节目——《开学第一课》向全国数以万计的中小学校播放,这是新学期之初教育部门奉献给我们每位同学的一份厚礼。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主要领导关于安全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苏州市委教育工委关于做好全市学校开学安全稳定工作的统一部署要求,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利用今天国旗下讲话的机会对全校师生作一次动员,希望全校师生充分认识校园安全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严格落实,从根本上预防学生伤害事故和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具体做到:
一、加强安全知识学习。
通过多种形式认真学习各类安全知识,包括消防防火类安全知识、交通安全类知识、正确使用电器知识、安全防御类知识、地震知识、 体育课安全知识、 网络安全类知识 、意外伤害时自救自护类知识。用安全知识来武装我们的大脑 ,增强安全意识,远离各种危害。
二、提高个人思想素质。
和同学和睦相处,善于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以平和的心态来处理自己面对的困难和矛盾纠纷。严禁打架、骂人。不因小事和同学争吵,不打架斗殴,不在校园内外发生暴力行为。
三、关注课间安全。
在课间不做剧烈的运动,不在教室和过道走廊打球、踢球;上下楼梯靠右行走;校园内不追逐嬉戏,不打闹,不攀高,不拥挤,不抢道争先。
四、遵守交通规则和交通秩序。
来校、回家路上做到文明行路,骑自行车的同学进出校门要下车推行。不乘坐“三无”车辆,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攀越马路上的护栏、栅栏,不并排行走或骑车,不在铁路上行走和玩耍。
五、讲究饮食卫生,谨防“病从口入”。
购买袋装食品要看清楚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及地址,拒绝"三无"食品;不到无牌小店、流动摊点购买食品;不喝生水,不偏食,不暴饮暴食;不吃校门口流动摊贩的食品。
六、强化“防火灾、防触电、防侵害”意识。
不吸烟、不玩火、不焚烧废弃物;不随意触摸各种电器;不在宿舍内私拉电线,使用充电器、热得快等电器;不接受陌生人接送与来访;遇到形迹可疑的人要提高警惕,机智应对,谨防侵害。
七、加强自我防范意识。
注意公共场所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不把珍贵物品、现金随意放在教室和宿舍;在学校各种劳动中注意安全,如扫地、擦窗、搬桌子等,预防意外事故;遇到坏人坏事要冷静沉着,敢于见义勇为又要量力而行,敢于及时拨打110报案。住校外宿舍的学生晚自修结束后,必须在9:00之前离开学校。不边走边玩手机,不嬉戏打闹,不与闲杂人员搭讪,不结交校外不明身份的人员。
八、加强校园安全检查。
定期组织开展校园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坚决堵塞各类防范漏洞,校内报警器、探头、消防设施等要定期检查、及时增补。平时老师和学生一经发现教室、专用教室、宿舍等学校任一场所的墙面、墙体、设施、设备在安全方面存在隐患的要及时向学校总务部门汇报。班级安全委员负责督促学生在晚自修结束后离开教室时把在教室或其他公共场所插座上充电的充电器带走。每天晚上10:00,由值班保安将教学楼的电源切断,第二天早上6:00起正常供电。夜间值班老师负责检查公共场所(走廊、过道)的插座上有无充电器,一经发现,一律作没收处理。
九、严禁闲杂人员进入校园。
外来人员和车辆必须严格履行登记、填写会客单手续,经门卫审核通知相关联系人(部门)后方可放行。周末包括双休日接送学生的家长一律不得进入学校。
十、自重、自警、自爱,自我保护。
认识毒品并远离毒品,远离网吧,远离台球桌,远离社会娱乐场所。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不同社会闲杂人员交往。
老师们,同学们,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都只有一次。掌握安全知识,确立安全意识,就是善待和珍惜生命的一种有效途径。校园安全与我们每个师生密切相关。它关系到同学们能否健康成长,能否顺利地完成学业:它关系到老师们能否在一个宁静、安全的环境中教书育人,能否给我们每一个家庭带来幸福和平安。做好校园安全工作,是我们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必须长抓不懈,落到实处。让我们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让“安全”构筑我们快乐学习、充实工作、幸福生活的屏障!
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
二0一四年九月一日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