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文件】苏州市职业学校综合督导评估方案
学校(公章)
一级 指标 |
分值 |
二 级 指 标 |
学校自评 |
督导评估 |
一 办 学 方 向 20 分 |
10 |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校风、学风、教风建设有本校的特点。深入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
|
|
10 |
2.依法治校,建立学校章程,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办学行为规范。学校有发展规划,有明确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符合当地社会发展要求。 |
|
|
|
二 办 学 条 件 90 分 |
15 |
3.学校建设符合省定标准要求,规模相当。(三星级80亩、四星级150亩)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校园各项安全设施到位。 |
|
|
12 |
4.各专业大类均建有体现专业特点的校内实训基地,场地、设施较先进,满足教学计划规定的学生实训要求,实训开出率不低于95%;实训基地具备学生实训、员工培训、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技能鉴定等基本功能;有1个省级以上实训基地。 |
|
|
|
10 |
5.各骨干专业均有长期稳定、具有实质性的行业企业合作单位,在学生实习、教师实践、员工培训、共建实训实习基地和技术合作方面发挥较好作用。各专业均有对口、稳定、符合学生实习需要的校外实习基地,能满足70%的学生实习需要。 |
|
|
|
10 |
6.有稳定的教育经费来源,学校主管部门每年拨付用于教学设施设备的经费不少于50万元。 |
|
|
|
10 |
7.生均仪器设备值:一产类专业2500元,二产类专业4000元,三产类专业3000元;设备完好率达90%。 |
|
|
|
10 |
8.建有图书馆,图书拥有量符合要求,有与课程相配套的多媒体音像资料,管理规范;阅览室座位满足学生阅读需要。图书周转情况好。 |
|
|
|
8 |
9.建有覆盖学校主要教育场所的100M主干校园网,供学生使用的电脑达到8人1台,供教师使用的电脑达每人1台;70%以上教师能运用、制作和开发多媒体课件。 |
|
|
|
10 |
10.有符合教学要求的体育设施、设备;教学、实训、生活、活动场所卫生设施齐全、方便。艺术教育设施能满足教学与活动需要。食堂整洁卫生,设施良好,餐厅座位能满足学生就餐需要。生均宿舍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 |
|
|
|
5 |
11.有符合规定的医务室;有必备的器械、药品和配套设施;医务人员具有资质。 |
|
|
|
三 队 伍 建 设 70 分 |
15 |
12.学校领导班子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班子成员参加岗位培训,持证上岗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50%以上人员有高级职称。各部门负责人对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评议优良率在85%以上;教师对校级领导班子的评议优良率在80%以上。 |
|
|
10 |
13.校级领导成员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分管教学校长兼任一门学科教学,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包括实践性教学课)。 |
|
|
|
10 |
14.学校中层干部职数设置合理,按届实行竞聘上岗制度;后备干部培养有规划。教师对部门工作的评议满意率在80%以上。教学管理干部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包括实践性教学课)。 |
|
|
|
15 |
15.专任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占90%以上;专业教师占专任教师60%以上,满足技能性、实践性教学要求;“双师型”教师占专任专业教师的60%以上;专任教师中具有中、高级技术职务的教师占50%以上;实习指导教师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和中级工以上技术职称,其中高级工不低于50%。 |
|
|
|
10 |
16.聘任社会专业技术人员或高技能人才任兼职教师,占专任专业教师的20~30%;兼职教师具有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以上证书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
|
|
|
10 |
17.有教师队伍建设及其培养培训规划,骨干教师、专业课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目标明确;每年用于教师培养培训经费占学校教师工资总额6%以上;每年有20%以上专任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其中参加省级以上培训不少于5%;所有专业课教师每两年须到企业、事业单位专业实践2个月以上。 |
|
|
|
四 管 理 水 平 100分 |
10 |
18.实行校长负责制;党组织的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得到落实;定期召开教代会,校长每年向教代会报告工作;定期召开校务会议,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决定,实行校务公开,规范透明。 |
|
|
15 |
19.部门职责明确,按职教专业建设和发展设岗,岗位规范健全;常规管理到位,建有监督检查机制;有总的管理目标,各部门分层目标清晰,有年度计划和总结;目标管理和岗位责任制落实到位。与教师签订聘任合同,相关权利和义务明确、规范,且得到有效落实。 |
|
|
|
10 |
20.财会人员持证上岗;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经济往来手续规范、完备;严格执行有关收费标准,无违规收费现象。 |
|
|
|
15 |
21.教师无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不以教谋私,无违法违纪行为。综合治理、安全、卫生制度健全,措施到位。学生学籍档案资料齐全,管理规范。学生住宿管理到位,制度健全。近三年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
|
|
|
10 |
22.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突出以人为本,校园环境优化美化;注重企业文化进校园建设,体现职业学校特点。 |
|
|
|
10 |
23.建立与社会沟通合作的机制和渠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每年组织对学生、家长、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进行座谈、调查问卷,并统计分析反馈。校内校外教育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学校图书馆、实验室、实训中心、信息中心等设施充分开放使用。 |
|
|
|
15 |
24.校舍、教学设施维护、保养制度健全,管理到位,使用率、完好率高。实训基地管理维护人员配备到位,管理制度健全,工作台账齐全;实训基地布局安排合理,流程设计科学,性能先进适用且环保安全,环境整洁有序。 |
|
|
|
15 |
25.贯彻落实省市有关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学生实习指导教师和管理人员数量足够、素质较高;实习管理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成效显著,资料详实。建有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注重探索和改进学生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成效。 |
|
|
|
五 教 育 教 学 140 分
五 教 育 教 学 140分 |
12 |
26.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原则,有制度,有保障,有基地,有系列,有特色。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形成体系,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行为偏差学生转化明显;近三年无学生违法犯罪案件。 |
|
|
12 |
27.学生文明礼仪、职业道德、理想信念、遵纪守法教育要求明确,措施落实、制度规范、成效显著。贯彻能力为本位,注重培育学生身心和谐、技能熟练的可持续发展的职业品质;重视开展职业指导和就业创业教育,有计划,有创意,有载体,有成效。 |
|
|
|
10 |
28.有心理咨询室,经常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和健康教育。有健全的学生管理制度和措施,档案齐全;在校学生巩固率达95%以上。 |
|
|
|
12 |
29.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保证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学年举行一次校运会、校艺术节。学生体育、艺术、社团等活动丰富多彩。近三年,学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上获得大市以上集体荣誉。 |
|
|
|
12 |
30.专业建设有规划、有目标、有方案、有措施、有特色,依据学校定位,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开设相关专业,专业方向明确;主干专业、特色专业稳定,并随社会、经济、市场变化不断拓展;每年召开专业设置论证会,专业开发充分反映行业、企业发展要求和职业岗位变化趋势。市级以上示范专业有3个以上,有省级示范专业。 |
|
|
|
10 |
31.有课程管理制度,学生学业实行学分制;执行国家课程方案,有符合课程改革要求、切合本校实际的课程发展计划;有个性的校本研究有成效。 |
|
|
|
12 |
32.形成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实践性课程教学时数占50%以上。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及相应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机制改革,有1个省级以上课改实验点,并形成3门以上体现专业特色的项目课程。 |
|
|
|
10 |
33.各专业课程有经教育主管部门认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和配套教学大纲,并严格执行;教材的选用符合规定要求,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针对性;有一定比例的校本教材。 |
|
|
|
10 |
34.按计划开全必修课,开发选修课,开足课时;严格按计划组织实训教学,实训项目开出率95%,时间保证率100%;有实训任务书、指导书,实训实验记录详实规范,技能训练有明确的规范要求,执行专业技术等级标准,考核严格,实习教学效果好。 |
|
|
|
10 |
35.教学工作计划目标清晰,重点突出,措施扎实;教学常规要求明确,过程管理严密,督促检查到位,有详实的资料和记载。 |
|
|
|
10 |
36.重视教科研工作,有制度、有计划、有活动、有记载、有实效。有市级以上课题或实验项目,教师参与面广;近三年来,有20%以上教师的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市级以上获奖。有针对性的专题研究,注重应用和推广教学研究成果,产学研有特色。 |
|
|
|
10 |
37.教师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指导实习;实现长效管理,效果明显。注重学生的差异性,体现分层教学要求。 |
|
|
|
10 |
38.注重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有实践,有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有一定数量的先进典型经验,取得明显成效。 |
|
|
|
六 办 学 绩 效 80 分 |
12 |
39. 80%的学生顶岗实习前获得相应专业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以上证书或执业证书;90%的毕业生取得相应专业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以上证书或执业证书;毕业生就业率在90%以上。 |
|
|
10 |
40.积极开辟外省、市生源基地,外省市招生人数不少于当年招生人数的10%;有与国外联合办学项目或意向。 |
|
|
|
12 |
41.坚持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增强培训功能,培训管理规范。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对外(社会)培训工作,年培训人次不少于在校生人数。 |
|
|
|
12 |
42.发挥本校专业优势,积极参与企业技术研发、改造和产品生产,成果明显。 |
|
|
|
10 |
43.教师、学生在市级以上各类竞赛、比赛中获奖的奖次、比例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
|
|
|
12 |
44.重视内涵发展,学校特色明显;专业优势初步形成。 |
|
|
|
12 |
45.受到市级以上的表彰或奖励;社会声誉、知名度较高;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对学校满意度达90%以上。 |
|
|
|
总 分 |
500 |
|
评估组组长签名:
苏州市职业学校综合督导评估自评工作程序
阶段 |
序号 |
程序 |
工 作 质 量 要 求 |
准 备 |
一 |
建立 小组 |
1.领导小组由校领导、工会主席等组成。由校长任组长总负责,一名副校长任副组长,负责具体工作; 2.领导小组成员合理分工,职责明确。 |
二 |
制定 计划 |
1.自评工作应列入学校工作计划,作为学校正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制订科学合理的自评计划,明确指导思想、主要工作、具体步骤、日程安排。 |
|
三 |
全面 动员 |
1.动员全校教职工以主人翁态度自觉、主动、认真地参与自评; 2.认真学习,统一认识,端正态度、掌握标准、规范操作、把握要领。可分层、分步进行 |
|
四 |
落实 指标 |
1.将评估指标分解到部门,明确到人,必要时作适当调整; 2.部门责任人对分工的内容要深入学习,准确理解评估及达成标准,弄清指标内涵及搜集材料的要求。 |
|
评 改 |
五 |
分组 评议 |
1.发动全体教职工,认真严肃、实事求是地自我评议,充分讨论分析,如实定等第评分,注明扣分原因,报自评领导小组; 2.组织教职工分年级组或教研组对全校工作进行评议。注意收集评议意见。 |
六 |
自评 积分 |
1.领导小组在部门自评基础上,按照评估指标要求,全面衡量,综合考虑,形成学校自评分,并在扣分项旁边注明扣分原因; 2.学校领导审定部门责任人撰写的自评意见。并进行综合分析,作出整体自评结论。 |
|
七 |
总结 报告 |
1.由校长主持撰写自评报告,主要内容:自评工作的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学校自评整体分析,包括主要工作成绩、经验、特色,薄弱环节与问题;加强与改进工作的措施,对学校发展的思考等; 2.自评报告在教职工大会或教代会上审议通过后定稿。 |
|
八、 八 |
上报 材料 |
自评结束,向政府督导室上报《XXXX市职业学校综合督导评估学校自评表》及有关材料。 |
|
九 |
整改 复查 |
1.学校接到督导组督导评估结果后,及时通报给各个部门或全体教职工,按照督导要求对照自评复查,提出整改意见; 2.学校在接到督导评估结论15日内,向督导室上报整改报告; 3.具体落实整改措施,准备接受政府督导室的回访复查。 |
|
建 档 |
十 |
建立 档案 |
归档资料: (1)自评领导小组名单及分工; (2)自评计划; (3)指标分解情况; (4)《XXXX市职业学校综合督导评估学校自评表》; (5)政府督导室下发的督导评估计划和督导评估结果; (6)学校整改报告。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