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
1. 教授:
张有根
男,1964年12月生,民盟盟员,本科,研究员。 发表文学、教育研究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在北大核心期刊、cssci期刊发表20余篇),主持省级教科研课题2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先后获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无锡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无锡新区先进教育工作者、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3年入选苏州市“姑苏教育人才计划”,现担任《江苏幼儿教育》常务副主编。研究方向:新诗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童宪明
男,汉族,1964.05生,江苏昆山人。 1985年7月毕业于苏州大学体育系。教育、法学双学士,教育学硕士,律师,教授,苏州大学兼职硕导,无党派人士。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法学、幼教法规政策。现任校教授委员会主任,体育教研室主任。苏州金阊区第十五届、第十六届人大代表,姑苏区首届人大代表。中国法学会体育法学研究会会员、苏州体育科学学会理事。
主持完成省级课题五项,苏州市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一项,江苏省第四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决策咨询二等奖一项,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12篇。出版专著一本《法律精神与幼儿教育》,主编全国幼儿师范学校教材《体育》, 主编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二五规划教材《幼儿教育法规与政策》《幼儿教育法律案例分析》。
赵金龙
男,教授,硕士。1964年3月出生,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1987年7月毕业于齐齐哈尔大学体育学院。2009年9月于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 社会体育。从事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已有二十多年,曾担任过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高尔夫专业以及大学公共体育课等教学工作,组织与参加多项省市级运动竞赛与裁判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
曾参与完成全国重点科研课题《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研究》子课题一项,主持完成了“体育锻炼对高职高专学生身心健康干预的实证研究”等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公开发表“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高职高专院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等科研论文二十余篇,主编和参与编写了《高职高专体育与健康》等五部教学与训练教材,主持完成了《小学足球教学与实践》精品课程建设。
2. 博士在读:
郭进萍
女,河南灵宝人,讲师,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2015级博士研究生,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上海红十字运动研究会专职研究员。主攻中国近代社会史和红十字运动研究。自2013年8月工作以来,多次获得校级公开课比赛和教科研一等奖。
主持和参与省市级科研课题7项,参与的重大课题《中国红十字运动通史》入选国家“十三五”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出版规划重点图书,并列入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合著《红十字:文化传播、危机管理与能力建设》,校订著作《日本红十字运动史(1877—1916)》,参编著作3本。在《光明日报》、《中国农史》、《南京农业大学学报》、《中国红十字报》以及《红十字运动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文章二十余篇。硕士毕业论文《红十字文化在华传播研究,1874—1949》获江苏省2014年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论文《民国前期的苏州幼儿师范教育研究——以苏州景海女子师范学校为例》获2015年度苏州教育史志研究成果评比一等奖。
3. 市级以上荣誉获得者:
吴敏
女,1970年8月生,硕士、副教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员。曾先后获得苏州市教坛新秀、市优秀班主任、市学科带头人、市名教师、江苏省2010年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等荣誉称号。
主要从事语文和语音教学研究。曾主持、核心参与多个市级及以上课题,在省刊发表论文近20篇,参编著作、教材5部。
丁春锁
男,硕士研究生毕业,副教授。2002年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2006年转评副教授,2010年认定为副教授5级。研究方向:语文教学论。
曾获“江苏教育学院首批学科带头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教师”、“ 江苏省年度培训组织管理先进个人”、“江苏省省级师资培训先进个人”曾在省刊物发表教科研文章20多篇,其中《暗示教学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刊登于核心期刊《教育探索》,《论海明威小说中的矛盾精神》刊登于核心期刊《短篇小说》。
韩梅
女,1980出生,辽宁辽阳人,副教授。2003年沈阳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2006年浙江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专攻儿童文学方向。先后获得苏州市“党员承诺活动”先进个人,苏州市优秀共产党员,苏州市第二届教坛新苗奖。
长期从事儿童阅读、亲子阅读等相关现象研究。曾参与编写《儿童理论与实践》等三本书,撰写儿童文学相关论文20余篇。走进苏图举办的“苏州大讲坛”及图书馆,做阅读推广讲座10余场。
嵇红英
女,1982年9月出生,江苏吴江人,副教授。2007年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2007年起任教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先后获得苏州市区学科带头人,苏州市直属中等学校第十四届教坛新秀,苏州市海外联谊会周氏德育奖励基金等荣誉。担任《语文》、《普通话》等课程教学,2012年获江苏省普通话测试员资格。追求“平等、民主”,“亲切、平和”的教学风格,相信唯有引领学生多读书,才能让语文教学之路渐行渐远渐美。
蒋朝群
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硕士,副教授。2007年进入幼师工作,历任07(3)班和12(9)班班主任,2012级年级组长,现担任学前二系主任助理兼17级大学语文教学。所带班级多次获得校“文明班级”称号,个人多次获校“优秀班主任”称号。2011年获苏州海外联谊会周氏德育奖励,2015年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教师”,2016年“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多年担任五年制大专和三年制大专的语文教学,崇尚大语文观,追求将语文教学和学生素养提升相结合,追求打造高效、灵动、原味的语文课堂。学生管理工作追求公平、全面、细致,关爱每一个学生,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增强集体凝聚力。
潘伟斌
男,1985年7月出生,江苏常熟人,讲师。2010年起任教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分院第三批学科带头人,江苏省教育厅2014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苏州市身边的青春榜样优秀青年教师,苏州市青年岗位能手,直属学校十佳杰出教师提名奖,苏州市“青年演说家”,苏州市第四届教坛新苗、第七届教坛新秀双十佳,第九届周氏德育奖,主持省市级课题3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5篇。
周慧明
文学硕士,主要从事语文教学和学生工作。发表作品300余篇,出版个人作品集《流年碎影》;发表论文15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其中1篇获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主持江苏省教育科规课题1项;参编五年制高等师范教材《语文(三上)》和《幼儿教师基本素养》。获苏州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工作”先进个人、苏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优秀德育工作者”等荣誉,入选2016年度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李小和
女,1961年3月出生,江苏江阴人,副教授。1982年1月毕业于苏州大学体育系,教育学士。1982年2月至今在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任体育教师,学校民进支部主任。曾担任过学校工会主席,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先进工作者、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劳动模范、苏州市体育教学学科带头人、苏州教育十大年度人物入围奖等荣誉。健美操、啦啦操、技巧一级裁判。
长期从事健美操、啦啦操的教学和研究,其论文《对啦啦操健身效益的研究》《苏州市部分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与分析》《体育国际化进程中竞技健美操难度的动态发展研究》发表在省级刊物上。负责学校学生健美操队训练,2005年至2013年,每年获得苏州市中学生健美操、啦啦操比赛冠军;2012年肯德基杯校园青春健身操全国总决赛团体(4个套路)特等奖;2013年全国啦啦操联赛总决赛获中学组技巧规定动作2级冠军;2013年江苏省啦啦操锦标赛获得中学组街舞啦啦操规定动作冠军;中学组团体冠军。
王畔领
男,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篮球)。2007年6月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同年8月至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工作,苏州市体育科学会会员、苏州市篮球协会和排球协会会员。工作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所带班级多次获得校“文明班级”,本人也获得苏州市“优秀班主任”;教学与训练中,我多次开设公开课和展示课,效果良好,带田径队、篮球队和排球队参加省市级学生比赛,均获得优异成绩。主持1项校级课题,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其中1篇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20余篇论文发表在省级期刊上,数篇论文在省市级论文评奖中获奖。
席菲菲
女,河南郑州人,毕业于苏州大学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曾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多次参加江苏省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科研论文评比,获得一等奖二次。健美操、啦啦操国家一级裁判员,啦啦操一级教练。其凭借独特的教学风格先后获得苏州市教学“七认真”优秀教师,苏州市学校体育工作先进个人,学校教坛新苗等荣誉称号,多次获得全国、省、市健美操、啦啦操比赛优秀教练称号。
刘如强
男,山东泰安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曾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核心期刊一篇;多次参加苏州市体育科学协会论文评比,分别获得二等奖、三等奖、优秀论文奖各一次。多次带校篮球队参加苏州市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多次被苏州市教育局评为优秀教练员、优秀裁判员。
郁惠民
男,中学高级,研究方向:中学德育与中学党建;曾获荣誉:省档案工作先进个人、苏州市党务业务技能竞赛二等奖、教育局优秀德育工作者、教育局优秀共产党员、 教育局党员承诺先进个人、教育局优秀党务工作者。
肖蕾
女,副教授。1998年苏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毕业参加工作,2014年东南大学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毕业。工作至今先后担任过98(2)班、01(1)班、03(6)班班主任,校团委副书记,综合办副主任,现为学工处主任。2003年获得市教育局“优秀班主任”称号,2008年获苏州市区“教坛新秀”称号, 2009~2010年度获“苏州市优秀德育工作者”称号、2010年度苏州市区中小学(德育)学科带头人称号,第五届周氏德育奖励基金的荣誉。
何冬怡
女,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2008年9月获评为苏州市优秀德育工作者,2009年2月获评为苏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个人,2011年1月获评为省教育学院分院优秀班主任,2013年10月获评苏州市直属学校优秀德育工作者,周氏德育奖励金获得者,2013年6月获苏州市直属班主任基本功比赛一等奖,苏州市办主任基本功比赛三等奖。
邹学
男,讲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校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2016年荣获“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优秀班主任”;2017年荣获“苏州教育局直属学校优秀德育工作者”并获当年香港周氏德育奖学金。主持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题项目1项,江苏省共青团研究课题1项,苏州市社科基金项目1项,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1项,苏州市教育局党建微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
张晓丽
女,讲师,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2015年度苏州市优秀德育工作者,2015年度周氏德育奖 。
郭捷
女,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英语教学方向),英语副教授。先后获得苏州市青年教师教坛新秀,苏州市学科带头人,江苏教院分院学科带头人,苏州市名教师等称号。多次在校内外开设公开课并获奖;校“青蓝工程”活动优秀指导老师;多次获校优秀教科研先进奖。
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英语教学,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特色。能够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并关注对学生的人文教育,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多次在校内校外开设公开课,获得好评,并多次在教学比赛中获一等奖。曾在省市以上刊物发表教科研文章多篇;曾主持参与多个省市级课题研究。
金萍
2002年8月参加工作,2007年8月被聘为英语讲师,2011年12月获得教育硕士。任教以来,努力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教学中坚持遵循教学规律;注重知识的积累;坚持教学“七认真”,注重英语教法和学法研究,多次开设英语公开课,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教学评比,屡获佳绩:2010年9月被评为教育局“七认真”优秀教师;2012年获“苏州市教坛新秀”称号
薛祖华
男,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数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泛函分析,主攻不动点理论。1997年8月-2005年8月任教于安徽省霍邱县范桥中学。2005年9月至2008年7月就读于上海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2008年起任教江苏省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曾获得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周氏德育奖励金等。
长期从事数学教材、课程和教学的研究工作,多次参加省、市、校的交流,公开课。曾获苏州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第二名。在教学的同时,积极从事专业研究。主持省级课题1项,校级课题1项,参与市级课题1项,参编教材4部,其中任数学(三)(孔宝钢主编)副主编。在省级以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有两篇发表于专业学报。
刘艳
女,副教授,教育硕士。2000年起任教于江苏省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先后获得苏州市教坛新秀、市直属学校优秀德育工作者及苏州市师德标兵称号,并获得周氏德育奖励金。所带班级01(3)、06(6)、10(7)获江苏省先进集体称号。
长期从事数学课程的教学,具有严谨、踏实、科学、创新的教学风格,多次在省、片、校级学科研讨会上开设示范课、观摩课,教学效果和教学素养深得同行和专家好评。多次参与省级课题的研究工作,主持市级课题1项,参编教材1部,多篇论文在省级期刊上发表。
戴琛
女,副教授,2003年起任教于苏州幼儿师范学校高等专科学校,从成为老师的第一天起,她就知道唯有勤劳踏实才能让自己从一个新手成为一个能手,唯有谦逊认真才能让自己由“孤身奋战”到“博采众长”,只有两者兼备才会有将来的全面提高。入职以来一直工作在教育第一线,主要从事数学学科教学研究,多次参各级课题的研究工作,主持市级课题1项,参编教材1部。先后被评为苏州市教学“六认真”优秀教师,苏州市优秀共产党员。
董艳艳
女,讲师,苏州市周氏德育奖励,苏州教育局直属学校“党员承诺”先进个人,苏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优秀德育工作者。专业知识扎实,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科研工作能力,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党员”、“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导师”、“公开课展示汇报课一等奖”等。省级以上发表5篇教育教学论文。参加编写全国学前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数学(合订本)部分章节。辅导学生参加江苏省第四届文科大学生自然科学知识竞赛,共五位同学获得三等奖。教育格言:态度决定一切,习惯成就人生。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