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第五届“3·20”心理健康教育周圆满落幕
春日暖阳,润泽心灵,我校第五届“3·20”心理健康教育周在师生们的积极参与中圆满落幕。本次活动以“五育润心 沐光同行”为主题,涵盖心理讲座、团体辅导、读书会、园艺疗愈等形式,为全校师生创设了多元成长的环境,助力师生们在春天里播种希望、感悟生命、收获成长。
专业讲座,点亮心灵灯塔
心理健康教育周期间,心理中心为学生、家长、老师推荐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心理讲座。
2025年3月5日,李勤老师主讲的《解锁辅导员谈心谈话新姿势 助力心理中心协同》讲座,为辅导员和班主任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3月7日,任其平教授的《厌学居家学生的系统干预策略》讲座,为家长和教师提供了科学应对学生厌学问题的方法,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同天,范蕊老师的《数字媒体时代的自我认知与调适》讲座,引导学生思考线上人设与真实自我的关系,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认知与自我调适能力。3月20日,李婉君博士主讲的《翻转宿舍关系的魔力三角形》讲座,为同学们带来了改善宿舍人际关系的新视角,帮助学生营造更加和谐的宿舍氛围。
心理中心还为全校教师推送了“学生心理辅导”教师专题培训,为提高全校教师的心育能力、巩固“五级心理预警防护体系”的作用,搭建了持续成长的学习平台。
这些讲座通过线上平台面向全校学生、教师和家长开放,专家们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师生、家长们受益匪浅,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水平。
多元活动,丰富心灵体验
正念行走与社工团体是本次教育周的两大亮点。
3月7日中午,心理中心何冬怡主任、张群老师带领同学们漫步于校园,用脚步丈量当下,让心灵回归宁静。在行走中,同学们通过正念练习,建立起自身与周围环境的连接,从生活细微处培养起专注于当下的能力,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3月-4月的六个周四,驻校社工费俊杰老师带领的“友来友往”人际成长小组,通过6次团体活动,帮助学生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收获了温暖与成长。学生们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了倾听、表达自己、尊重他人、处理冲突等社交技巧,增强了自信心与情感表达能力,为未来的个人成长和社会适应奠定了坚实基础。
生命教育,探寻成长真谛
植树节当天,心理中心向春天借来暖阳春意,邀请全校师生都来体验播种希望和以爱育苗的勃勃生机。心理中心向报名的学生和感兴趣的老师赠送了“魔豆种子”,通过“21天魔豆种植打卡”园艺疗愈和文化赏析活动,在交流中感悟生命的可贵、种植的快乐、呵护的情义、人生的美好。
心理读书会在三月领读了绘本《一片叶子落下来》,邀请同学们在阅读中深入探讨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生命教育主题心理电影赏析沙龙《人生遥控器》,则通过影片中主角的故事,引导学生们思考人生的选择与生命的意义,激发了同学们对生活的深度思。
“320”谐音“咱爱您”,寓意关爱自我、悦纳自我、积极乐观、主动成长。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丰富了师生的校园生活,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注入了“心”的动力。未来,心理中心将常态化开展“五育润心 沐光同行”主题教育活动,跟学校各系各部门联手,持续推出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