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朱宣澄同学参加斯里兰卡幼教国际义工活动
2016年7月17日,我校13级3班的朱宣澄同学开始了为期两周的斯里兰卡幼教国际义工活动。这虽是她第一次参加国际义工的活动,但其实内心早已憧憬许久。当看到征募贴上斯里兰卡孩子纯真的眼眸时,她就清楚的认识到:那里,就是我要去传播爱和知识的地方。
两周里,她去了三所不同的幼儿园,一所社区小学和两个寺庙进行支教。虽然早有准备,但她仍然惊讶园里的环境。矮矮的两三间平房就是整个学校,班级与班级之间仅由一堵墙隔开。大多数时候,教室里的照明都由阳光充当,天气不好的时候,孩子们也只能在昏暗的教室里学习玩耍。小小的教室就是他们学习、游戏、休息、用餐的区域。眼前的场景着实让她心颤,也让她更清楚,这里的幼教事业需要她力所能及地贡献一份薄弱的力量。
支教过程中,朱宣澄同学和她的团队伙伴们体验过感动也经历着挫折。语言不通的两群孩子凑到一块儿,一个费力地用英文和肢体语言传授知识,一个努力地听懂这外国语言,尽全力理解我们的要求。一开始,他们因为孩子的不理解和不感兴趣而灰心丧气,慢慢地接触了解过后,他们终于摸出了一些门道。朱宣澄同学抛开了当地老师布置的任务,灵活地把学校里学到的课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和同伴合作编出一些小游戏,通过游戏来教给孩子一些知识。他们惊喜的发现,在游戏中,不仅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了过来,语言交流障碍似乎也不再是个问题了。令她印象最深的,就是在要离开的时候,孩子们都蜂拥到脚边,争先恐后地双膝跪地,将头埋在手里(这是他们对老师行的大礼),待你摸一摸他们的脑袋表示祝福过后才肯站起身来,拉着你的手说:“老师再见。”
通过这次特殊的幼儿园支教经历,朱宣澄同学不仅认识到了不同国家幼教的不同情况,也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更清楚自己肩负的责任和想要做的事。她的故事也激励着我校的同学们学好专业知识,打开眼界,丰富阅历,尝试一条不一样的道路,把自己的热情,关爱和专业传递到更多的地方。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