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童真以兴灵,聚星火以前行 | “她”的故事入选江苏省国奖学生风采录
国家奖学金是为了激励高等学校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的,用于奖励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中特别优秀学生的奖学金。
近日,学前一系2022届毕业生杨逸群的故事,入选2021年江苏省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风采录《青春放歌》文集。
杨逸群,汉族,2001年12月生,中共预备党员,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2017级专科生。曾获国家奖学金、苏州市“三好学生”、多次校级“三好标兵”等荣誉。参加苏州市青少年禁毒宣教“青盾计划”获十佳项目;参加第十届江苏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获学前教育组一等奖;参加第十七届 “挑战杯”全国竞赛江苏省决赛获二等奖。在江苏省青少年书法大赛和全国规范字书写大赛中分获一等奖和二等奖。
那些吃过的苦、受过的累,似点点星火,终有一天将汇聚成明亮的火炬,照亮跋涉的路。初心如磐,微光如炬;敢想敢做,一往无前——如此,每个人都能成为明亮的火炬,点亮自己,温暖他人!
守护童真,做“有底气”学前人
“采童真以兴灵,怀立德以树人,仰苏幼之渠水,福祖国之幼苗。”——苏幼校园横幅上的这句话总让杨逸群侧身驻足、时时挂于心间,这是她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起点与初衷。
因为热爱,她格外注重自身的专业水平,始终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积极的学习态度。随着专业课程的学习,专业理论的基石渐渐垒起,她发觉原来幼教工作并不如想象中那般简单,也愈发感受到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幼儿期是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养成和健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幼教工作者就是孩子们人生旅途的启蒙者和引路人——她真切地感受到对幼儿园教师这份职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将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件需要不断打磨的事。在第十届江苏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的备赛过程中,她总是精益求精,打磨教案,不断思考如何避免教师高控的课堂,思考如何引导幼儿自由探索,以何种具体方式体现“课程游戏化”的理念……她常常与指导老师、同学一起集思广益,反复研磨教案。起初进行模拟授课练习时,她碰到了许多问题:难以有效反馈幼儿的回答、不知如何处理好环节之间的过渡、语音语调与手势语的安排等等,实践经验的匮乏给了她巨大的压力,每一次上台总要给自己做好心理建设。但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和对老师建议、经验的不断汲取,她开始逐渐享受突破困难带来的收获感,也更加理解了幼教工作的不易与重要性,更加认真对待即兴幼儿舞蹈、弹唱、儿童故事讲述、行为观察等其他项目,最终获得了大赛一等奖的好成绩。
她始终认为,只有脚踏实地提升专业素养,才能守护“童真”,才有底气 “福祖国之幼苗”。
汇聚星火,做“有勇气”探索者
2019年,杨逸群接过学姐学长手中的接力棒,成为春雷禁毒志愿者团队的负责人。“青少年群体极易被诱导或在无意间吸食毒品,少一人吸毒,多一人树立起禁毒意识,对于其个人与背后的家庭,甚至对社会,都是一份力量。”怀揣着这份信念,她带领团队在校内通过举办禁毒海报评比、辩论赛等活动大力宣传禁毒,同时辐射周边地区,利用假期前往青少年驿站、小学开展“识毒防毒小课堂”志愿活动。
如何创新宣教形式,更有效、生动地向青少年传达拒毒观念呢?这是曾困扰团队多时的问题。杨逸群想到,拍摄短视频不仅是当代年轻人的喜好之一,更是如今社会的一大潮流,将短视频的趣味性与禁毒知识相结合,制作微电影,也许能获得更好的宣教效果。于是,她带领团队,查阅同龄人吸毒案例,研磨剧本,筹划拍摄。最终,一部时长十分钟的禁毒知识科普微电影《苏小幼带你走近新型毒品》诞生,一经发布就获得了师生及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与转发,更是获得了“苏州禁毒”官方公众号的转载。最终,由她主持的禁毒实践项目在苏州市青少年禁毒宣教“青盾计划”中获得“十佳项目”荣誉。但她并不止步于此,而是继续对青少年禁毒宣教方式进行深入探索,2021年,她的《青少年禁毒宣教,可为!何为?——基于对苏州市青少年吸毒行为和禁毒宣教现状的调研》项目获得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竞赛江苏省决赛二等奖。
一次次的社会实践经历给了她无限的勇气与诸多的感触。期间有过焦虑和不知所措,但老师的指导、队员的帮助,给了她坚持的信心与勇气,在一次次的尝试、摸索中,她逐渐找到了航道。每一次犯下的错误,最终都成为了她成长的燃料。
不灭热爱,做“有朝气”新青年
快节奏的信息时代给了人们太多可挥霍的碎片时间与信息。“好像被电子屏幕吞噬了一样,大脑率先沦陷后,眼睛是下一个举白旗的地方。”杨逸群曾在随记中这样写道。不甘沉溺于虚拟的方块屏幕,渴望拥抱真实的美好世界,热爱的小小火苗又开始跃动在她心间。于是她开始用取景框留住美好,按下快门定格瞬间,相片盈满芬芳的转瞬或遥远的季风,光影的火焰总是能让人与世界声息互通。
在一次去张家界采风的途中,她看到天门山的盘山公路,不禁想到大山与城市、人与自然的“纽带”,她想把这种感受传达给更多的人,于是她用相机记录下来。——“你印象中的山路,是什么样的?这里是湖南省张家界天门山的盘山公路,10公里99道弯,被誉为‘天下第一公路奇观’……险峻陡壁间,一条条公路似玉带环绕,层层叠起、此消彼长,这项于2005年5月竣工通车的巨大工程,给人以扑面而来的奇绝震撼之感……盘山公路的建设就像是系上的一条纽带——深山与城市、中国与世界、人与自然……从这条纽带开始,开始有了无法分割的联系。一条条纽带,让大山走出闭塞,走向中国,走向世界;让人们看见大山,走向奇景,走近自然。”——她在《纽带》的创作理念中这样写道。作品最终获得2020年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展(摄影展)甲组三等奖。
热爱的火光推动着她不断尝试新鲜事物——硬笔书法、字体设计、水彩、吉他……她的书法作品获得江苏省青少年书法大赛硬笔一等奖、全国规范字书写大赛二等奖。她认为,有益的兴趣会给人生多一份精彩、多一种角度看世界,在热爱中收获愉悦感、胜任感,会赋予人以更强的行动力,这是兴趣与热爱所赋予的独特乐趣。
微光虽微,但怀抱初心,勇敢探索,汇聚星火,不灭热爱,相信每个人都能成为明亮的火炬。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