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管理机构>团委>素质拓展>社会实践>详细内容

社会实践

青春实践NO.2 | 寻觅“贞丰十二坊”

来源:校团委 发布时间:2020-10-25 19:30:52 浏览次数: 【字体:

8月8日,我前往了核雕坊和席编坊。

核雕是民间微型雕刻工艺,这里的核雕都是橄榄核雕刻而成,主要是以十八罗汉为元素的挂件,也有诗文、渔家乐、百花篮等题材的作品。

镇店之宝《核舟记》

展览于店门口的《核舟记》是大家所知晓的,这样的精品需要店主师傅细致做工一月余才能完成。

制作核雕的工具

核雕坊共有两位手艺人,今天在店中的是谢老师,她看起来很年轻,但其实从事雕刻创作已经有二十六年有余,从2000年后更是专心从事橄榄雕刻,其所创作的橄榄核雕艺术作品虚实结合,线条清晰流畅,极具文化艺术价值。

对于传承,吴老师表示在新中国成立后,核雕艺术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上海、苏州等江浙地区和东南亚、港澳台地区,收藏对象也主要集中在文人雅士或富家子弟,直到2006年前后,随着文玩热从北京、天津等地兴起,开启了一轮的核雕热,从高端走向了民间,当时无论是制作还是收藏的人都大范围的出现,而近两年,因机器雕刻泛滥代工,这些手工原创作品还是供不应求。

现如今,江浙沪一带的核雕从业者众多,新一代的年轻制作者也不是少数,只是真正能做到精致入微,成为大师并没有几个,途中放弃转行的人也不在少数。

席编成品

席编坊使用的大多是柔韧的草经过加工处理后编制成手提包,草席,鞋子,稻草娃娃。

草的素色搭配着五彩缤纷的点缀,总能引人注目,稻草娃娃更是让小朋友爱不释手。

师傅正在编制一个小蒲扇

师傅是位老手工艺人了,小时候是为了谋生计而学了这门手艺,在当时那个年代,会编草席的人还不算少。

随着时代的发展,席艺编成的生活用品只能成为大家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那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种留恋与回想。虽然有一些成品(比如鞋子),已经被时代潮流所淹没,但是经老师傅的一双巧手编织出的许多手提包,帽子以及稻草娃娃,仍受到人们的欢迎,而且席编更加环保简洁,我个人认为是非常值得传承下去的。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