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公开课|抗“疫”有我,来自苏幼青年的战“疫”云讲演 第二期
2020年农历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各地蔓延开来,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场异常艰辛的战疫中,我们看到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或许来自不同的地方,或许战斗在不同的岗位,但他们都有个共同且响亮的名字——共产党员。
回望历史,老一辈共产党员为建立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抛头颅、洒热血,甘奉献、勇担当;今天,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又展现出哪些精神品质呢?
一、勇挑重担 率先垂范
在这场疫情防控总体战中,我们看到了许多敢于担当、勇挑重担的党员干部。“疫情一天不结束,我就一天不退休!”安徽省马鞍山市新风社区党委书记邢春桂,本已接近退休年龄,但她毅然站到抗疫一线,带领社区党员和群众开展联防联控工作。由于社区所辖面积较大且老年人较多,邢书记带着大家开展“敲门行动”,逐户全覆盖式登记摸排,在主要出入口设置党员先锋岗值守。春节期间她都在连轴转,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吃的最多的就是泡面。当被问到是否需要轮换时,她说:“我是党员,又是社区书记,我不上谁上?”受到妈妈的鼓舞,现在是党员发展对象的儿子在视频通话里对她说:“妈妈,保重身体,我现在知道什么是党员了。”这不仅是生命的延续,更是信念的传承。
正是有许许多多像邢春桂这样的党员干部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因为他们勇挑重担、率先垂范,才带动了更多的普通党员和人民群众。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能够筑起坚固的钢铁长城,还靠的是共产党员们挺身出战、不惧牺牲的磅礴伟力。
二、挺身出战 不惧牺牲
截至2月9日,因抗击新冠肺炎而牺牲的公职人员中,共产党员占比66.7%;截至3月8日,全国已有53位城乡社区工作者在疫情防控中因公殉职,其中党员占比92.5%。这都与党员总数不足全国人口的7%形成鲜明对比。数字清晰地告诉我们,在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受到威胁的时候,是谁义无反顾,是谁挺身而出!没有人愿意看到牺牲,但一定会有牺牲。当必须要有人牺牲的时候,为什么不是“我”呢?
南京市就有一位这样的“我”。51岁的她,1月20日担任医院疫情防治工作小组组长以来,从牵头制定应急预案到组建医疗专家队伍,从设置隔离病房到筹集防控物资,从优化接诊流程到建设医护人员休息区......18天里,她一直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没有吃过一顿按时饭,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始终处于24小时待命状态。对长期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她都强制安排休息,自己却没有休息过一天,一直坚守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她就是南京市中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徐辉同志,她用自己的切实行动,展现了共产党员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敢闯敢拼敢冒险敢牺牲的品质,用自己的生命将党性光“辉”展现得格外耀眼和动人。
三、不忘初心 人民至上
冲在前、敢牺牲,源于中国共产党人近百年来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党的初心和使命。新冠肺炎疫情一发生,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要坚持应收应收、应治尽治”。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号召下,数万名医务工作者驰援湖北;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在十天内完工投入使用;全国各地对口援助,帮助湖北各市抗击疫情。
在评价中国应对疫情采取的措施时,许多外国领导人用了“史无前例”这一词汇,更有许多外国网友纷纷表示,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高效调动国内一切人力和资源,“只有中国可以”。中国疫情防控中体现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和中国效率令人赞赏,而这些不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秉持人民至上情怀的最好体现吗?
因为有了鲜艳的党旗做引领,有千百万知名或不知名的党员用行动践行入党时的承诺,传承人民至上、勇挑重担、敢于牺牲的崇高品质,我们才迎来了一条条令人欣喜的好消息。作为一名团员青年学生,在这场战疫中,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这令我更加向往属于我的神圣时刻:“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我渴望用我的行动诠释我的信仰,让共产主义信仰明亮我的未来!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