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郭进萍博士应邀参加中国慈善史第五届年会并做主题发言
我院郭进萍博士应邀参加中国慈善史第五届年会并做主题发言
2025年10月31日—11月2日,由中国社会史学慈善史专业委员会、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民国史研究中心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麻风病隔离防疫史料整理与研究(1368-1978)”课题组联合主办的“中国社会史学会慈善史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慈善与生命:中西互视与中国经验’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来自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苏州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日本东洋大学、韩国信韩大学等7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会议。我院历史学博士郭进萍老师应邀参加研讨会并做主题发言。

会上,郭进萍老师做了题为《日本与红十字文化在中国的早期传播(1894-1912)》的主旨发言,指出日本作为西学在东亚传播的中转站,在红十字文化在华早期传播史上扮演了启蒙者和支持者的双重角色。其一,日本赤十字社是红十字思想启蒙的直观示范者,其赤十字社实践推动红十字理念在中国社会扎根,并激发仿行创设红十字会的呼声和行动。其二,日本赤十字社是中国红十字会精神文化的核心参照,其“报国恤兵”“博爱慈善”的核心理念,经本土化适配转化为中国红十字会博爱恤兵的宗旨和人道精神。其三,日本赤十字社制度为中国红十字会章程制定、运作模式和组织统一提供了重要范本。其四,日本还通过领事推动、专家指导及引荐加盟国际红十字组织等,为中国红十字会提供人力、技术与国际认可支持。1894至1912年间,日本通过实践启蒙—理念移植—制度输出—资源支持的多重作用,深度介入中国红十字运动从启蒙宣传到组织化、国际化的全链条,成为红十字文化传入中国的关键中介,其背后隐含着宣传文明博爱和提升本国国际影响力的考量。而中国红十字会对日本经验也进行了本土化移植,开启了自主发展之路。这为理解近代中国外来文化传播的本土化机制提供了典型个案。

在此次研讨会上,慈善史领域的同仁围绕慈善与生命的诸多议题如慈善思想文化、传统善会善堂、医疗慈善事业、市镇慈善事业、宗教组织慈善、当代慈善福利、慈善人物、红十字会和慈善空间网络等展开讨论,进一步推进了慈善史研究领域的深入发展。
今后,我院将继续支持和鼓励教师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对接学科前沿动态,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汲取先进经验,助力教师拓宽研究视野、精进专业能力,进而推动我院学科建设提质增效、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