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节 |“假如名著有朋友圈”等你来参与!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朋友圈”这一现代社交载体,实现古典名著与现代元素的“脑洞大开”式碰撞,引导参与者深度解读文本。
2.锻炼参与者的创造性思维、文本分析能力与视觉表达能力。
3.以幽默、新颖的形式降低名著阅读的门槛,活动产出的优质作品将在校园内二次传播,吸引更多同学关注名著阅读,营造轻松活泼的“书香校园”氛围。
二、活动要求
活动时间:
即日起—11月30日
活动内容:
1.创意核心:参与者选择一部或多部经典名著中的角色,为其设计一张或一系列“微信朋友圈”截图。
2.内容要素:
(1)头像与昵称:符合人物性格的微信名和头像。
(2)朋友圈正文:
文字内容:基于名著中的某个经典情节、人物的标志性语言或内心独白进行创作。可以是人物的吐槽、感慨、求助、晒图等。
配图:可以是手绘场景、网络梗图、经典影视剧照P图等,需与文字内容高度契合。
互动评论:要求设计其他名著角色的点赞和评论。评论需符合评论者的人物关系与性格。
时间与定位:可巧妙设置,如孙悟空发朋友圈定位“兜率宫”,宋江发朋友圈时间“午夜子时”。
示例:

其他要求:
1.创意边界:鼓励脑洞大开,但要求内容健康向上,不得恶搞、诋毁经典名著及人物形象,避免低俗、敏感话题。
2.版权声明:参赛作品须为原创,不得抄袭网络已有作品。
3.文本依据:创意需基于原著,而非完全脱离原本的臆造。
ps:主办方有权对参赛作品进行展示和宣传。
三、参与及评选方式
1.报名与投稿:有意者请在PU平台完成报名,联系活动负责人(企业微信:陆若西)提交作品。
2.作品要求:电子版(手绘作品请拍照或扫描),并附上简短说明(解释创作思路和依据的原文情节)。
3.提交规范:提交作品为图片格式(JPG/PNG等)、分辨率在300以上、文件命名规则(“长学号+姓名+《名著》角色”)。
4.作品评审:参赛作品初审通过后将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进行集中展示及线上投票。同时邀请专业老师、社团学生代表进行专业评审。
5.获奖结果公布:综合线上投票与专业评审结果,公布最终获奖名单。
四、奖项设置
1.参与奖:所有提交合格作品的参与者,均可获得3PU学分。
2.优秀作品奖:
一等奖(1名):荣誉证书 + 8PU学分
二等奖(2名):荣誉证书 + 6PU学分
三等奖(5名):荣誉证书 + 3PU学分
3.单项趣味奖:
最佳脑洞奖:给最具创意的跨界联动。
神评论手奖:给最点睛、最幽默的评论设计。
最佳视觉设计奖:给画面最精美、排版最用心的作品。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活动方所有。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