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管理机构>工会>工会风采>详细内容

行知伴我成长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1-24 15:21:30 浏览次数: 【字体:

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附属花朵幼儿园 高文萼

 

陶行知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许多教育思想与理念都深深地影响着作为一名新教师的我。

 

我牢牢记着陶行知先生的“教人者教己”。

在上了很多音乐课后,我发现教师本身的情绪和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学习状态。当我充满着激情地和幼儿一起为歌曲打节拍、编排动作时,他们迸发出的创造力让我惊叹。所以同样的,在平时的一日生活中,教师的身教重于言行,我要用自己积极阳光向上的状态影响我身边的每一位孩子、用饱满的精神面貌调动幼儿积极性,将幼儿引进缤纷多彩的大千世界,引导他们进行观察、思考。

 

我牢牢记着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

在与老师、阿姨的相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幼儿教师身上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质就是责任心。它体现在无处不在的生活化细节中,比如来园后对幼儿最近的发展与家长做沟通,并提醒幼儿多喝水;早锻炼与户外游戏时老师注重保教结合,关心幼儿衣服增减问题;盥洗时指导幼儿摞起袖子避免洗手时溅湿引起感冒;吃饭时帮助有困难的幼儿,纠正他们的吃饭姿势;午睡时为幼儿掖好被子,离园时确定来接幼儿家长的身份……等等。一切都没有硬性规定,但仍心甘情愿、细致地为每一个幼儿尽心尽则,这是令我感触颇深的一点。

成长的路上,孩子的心和我们年轻的心一起泛起涟漪!

我总说,付出总有回报的,孩子的逐渐进步、点滴成长是对自己全身心投入的最好回报。

 

我牢牢记着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在专业方面让我感受最为深刻的就是慢慢摸索如何将生活化游戏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心路过程。之前尽管在课前我已经花了很多时间来准备,认真查资料,对着镜子模拟上课,但站在小朋友面前,面对着那一双双好奇的眼睛,我才发现,教案与课堂的差异那么大。幼儿的反应我们无法完全预测,这需要我们用积累课堂经验,更是考验幼儿教师的临场应变能力与对教案的掌握熟悉程度。教案毕竟是死的,而课堂上,每个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可能一样,也不能绝对地说谁对谁不对。在教学生的同时,幼儿也在影响我,改变我的观点。我发现自己最初太注重上课的流程,有点生搬硬套,忽视了幼儿的真正需要,让他们产生了无聊的感觉,兴趣的下降直接影响了课堂质量。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在课堂中能学会引起并抓住幼儿感兴趣的点深入下去,适当调整上课的流程,那效果绝对会上一个台阶。事实上我也将自己的感悟融合到课堂中进行实施,小朋友们因兴趣而放出光彩的眼睛更让我自信满满。在课堂上要真正做到以幼儿为主体,因为教学不单指教师对幼儿单向的教育,幼儿的参与与反馈同样重要。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保证幼儿积极参与投入教学活动的一个方法,我所采取具体的措施也很简单,就是尽量多与幼儿进行互动,多提问,尽可能地让幼儿当堂表达自己充分思考后的想法。

 

我牢牢记着陶行知先生的“活到老,学到老。”

忙里偷闲,我总会捧起有关新教师方面的书籍,阅读《新手在路上》《教师第一课》丰富我自己;阅读魏书生老师的书籍,对我的班级管理有建设性的帮助;多次培训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我深谙:只有不断地学习、充电,才能和孩子一起更好的成长!

 

陶行知先生如一盏明灯伴我一路同行,

是他一直在指明我前进的方向,

是他一直在鼓舞我奋发向上,

亦是他在我感到困惑、迷茫时引领我走向正确的道路。

在未来的成长中,更加需要他的思想、精神和话语来陶冶身心。正如布莱恩·库朋说的“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不仅是中华民族教育史上的一枝奇葩,也是世界教育之林的一面旗帜,一代伟人,名扬千古。”

 

(高文萼老师荣获教育工会组织的“行知伴我行”演讲比赛三等奖,演讲稿同时刊登在《苏州教工》2016年第四期)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