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教师参加耀中耀华首届国际教育论坛
为进一步优化教育理念,拓展教师专业技能及国际视野,2024年3月1日至2日,我校组织教师赴上海参加耀中耀华首届国际教育论坛,此次论坛以“何谓当代中国国际教育?为人类未来做好充分准备”为主题,深入探讨并展望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路径。我校师范部施怡、俞芳、李静、李荣、贾莎莎、连金金六位老师及三所附属幼儿园部分骨干老师参加论坛。
本次论坛中外教育界思想领袖云集,讲座内容精彩纷呈。我校教师们认真聆听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主任、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基地主任及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张民选教授、英国牛津大学教育系Kathy Sylva教授、美国伊利诺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耀中-伯纳德·斯波代克学者及课程和教学副教授Stephanie C. Sanders-Smith博士、耀中幼教学院内地发展部主任时萍教授等多位专家的精彩演讲,了解最前沿的脑科学研究和幼儿教育实践探索。同时,教师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不同的专业工作坊,深入了解中西方融会贯通的国际教育样态,学习面向未来的创新教育模式及创意艺术教育。下午,教师们参观上海耀中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幼儿园部,观摩教学环境并了解国际幼儿园的课程设置与活动安排。
短短两天的学习让老师们更加直观地了解“未来教育”,启发教师思考如何在实践工作中落实育人举措。
仲鸣:在本次收获满满的学习之旅中,我感受到了数字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时代的变化促使人们的学习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统的学科教育已无法适应多元化、数字化的未来社会。因此我们的教育要积极地去拥抱变化,在实践中加上思考,创造性地将技术与教育进行融合,培养具有竞争力的未来中国公民。
龚皓:在下午的分会场学习中,专家围绕“创意艺术教育在促进人际连系上的转化作用”这一主题带领我们展开研讨,对“什么是艺术”做了详细诠释。艺术是对世界和他人保持好奇,是探索发现并寻找解决自己独特愿景的方法,是一种可以来自不同背景和持不同观点的人分享的通用语言,是表达我们情感和感受的不同方式,是寻求人类之间的连接。艺术教育对人际关系有积极的影响,在幼儿阶段重视艺术教育,才能有助于他们人格的形成,从而提升社会交往的能力。
李静:两天的论坛最有感触的是耀中耀华教育集团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公民的理念和耀中耀华的十二项教育信条,对未来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当代教育应关注多元文化教育、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意识、信息技术和数字化素养的培养以及全球合作与交流机制的建立等方面。耀中耀华的十二项教育信条体现了其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注重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教育特点、强调师生互动和合作的教育方式以及关注学生未来发展和社会责任的教育目标。通过实施这些教育理念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学生,为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包容和繁荣的世界作出贡献。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