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宣传 使命光荣——“学宪法 讲宪法”省赛特等奖沈筠妍专访
9月22日,江苏省第九届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演讲比赛决赛落下帷幕,我系2107班沈筠妍同学在激烈的角逐中获得省级特等奖,并将代表江苏省出征全国总决赛。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同学日复一日的辛勤付出与老师们的悉心指导。接下来,小编为您带来独家专访。
Q1
沈筠妍同学,你好!祝贺你在这次宪法演讲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能否给大家说说是怎样的契机或者初衷让你想参加这次比赛的呢?
我参加这次“学宪法讲宪法”比赛的契机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国家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意识到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学习和传播宪法知识,为构建法治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二是学校对于“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的高度重视和对活动的宣传为我们提供了这次宣传宪法和锻炼自我的机会。正是因为这些契机,让我有了参与本次比赛的想法。
Q2
为了这次的比赛你做了哪些准备?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认真学习宪法及相关法律条款,确保自己对宪法的基本原则、核心内容以及最新修订有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其次,是关注身边的宪法故事以及当前热门的案例事件,积累素材,让自己能够在演讲之中更好地将宪法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演讲内容更加生动;最后,提前准备相关稿件并勤加练习,不断润色磨练,提升自己的演讲表现力。
Q3
谈谈这次比赛对你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你是如何克服的?
这次比赛中,对我而言最大的挑战是将宪法理论与实际案例生动地结合在一起。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其条款和原则往往较为抽象和概括,而要将这些理论与具体的案例生动地结合起来,不仅需要深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还要挑选较为合适有趣的案例进行讲述,这是比较困难的。
为了克服这一挑战,我主要做的是:
第一,深入学习了宪法及相关法律条款,确保自己对宪法的基本原则和核心内容有深入的理解。这样,我能够更好地将宪法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契合点。
第二,精心挑选了与宪法理论紧密相关的、与我们自身经历较为贴近的实际案例,并对这些案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了解案例背景、经过、结果以及涉及的法律问题,确保自己能够准确地把握案例的要点和精髓。
Q4
在这次的比赛中,有没有一位对你影响深远的人?
我觉得对我影响最深,也是我最要感谢的是我的指导老师马怡菲老师。在筹备及参与比赛的整个过程中,马老师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帮助与支持。比赛时,第二天的命题演讲相对难度较大。马老师在赛前帮助我准备、陪伴我练习、给予我鼓励,确保我能够以最佳的状态迎接挑战。正是得益于马老师的悉心指导与无私奉献,我才能够在第二天的命题演讲中脱颖而出,荣获组内最高分。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个人努力的认可,更是对马老师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在此,我要向马怡菲老师表达我最真挚的感谢!
Q5
这次比赛你学到了什么,对未来有哪些期待?
这次“学宪法讲宪法”比赛,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和成长经历。通过这次比赛,我深入学习了宪法知识,对宪法的原则、内容与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更好地锻炼了我自己的演讲能力和心理素质,让我能够在大舞台上更加从容自信。
对于未来,我希望自己能够继续深入学习宪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法治素养,为构建法治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利用好思政课堂、宪法活动、志愿服务等多种媒介深入学习宪法、投身宪法实践中,成为宪法的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Q6
你可以给之后参加此类活动的同学们一些建议吗?
首先,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时事热点,特别是与宪法、法律相关的新闻事件,积累素材;其次,深入学习宪法知识。在参加活动前,一定要提前学习宪法条款以及相关法律知识,这样才能在自己的演讲中更好地讲好宪法故事。如果有机会的话,参与宪法实践也是比较好的一种途径;最后,把握住在校的锻炼机会。在活动中,珍惜每一次发言的机会,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为比赛做好准备。
学前一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学习宣传教育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通过宪法晨读、成人礼、升旗仪式等多种途径扎实开展宪法宣传活动,获得“宪法小卫士”苏州市优秀组织奖。截至目前,学前一系学生在历次“学宪法、讲宪法”比赛中,获省级特等奖1人,省级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人,获市级特等奖2人,市级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人。
校领导在成人礼上为学生赠送宪法
马怡菲老师、沈筠妍同学做宪法宣传国旗下讲话
185班学生在升旗仪式上朗诵《法在我心中》
接下来学前一系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弘扬宪法法治精神,普及宪法法治知识,培育宪法法治观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预祝沈筠妍同学在全国总决赛中再创佳绩!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