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国家安全 担当青春使命
2024年4月15日是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了深入贯彻学习近平总书记体国家安全观,切实增强我校学生对国家安全的认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增强青年的忧患意识与使命担当。为此我校学前一系组织了“维护国家安全 担当青春使命”主题讲座,由马克思学院马怡菲老师及学前一系常艺绣同学与在座同学进行分享。
常艺绣同学首先明确了国家安全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并和在座同学就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五大要素和五对关系”展开了讨论。俞艺瑄同学对五大要素中的“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发表了感想:在自然灾害例如地震、洪水发生时,中国政府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救援队伍、调配救灾物资,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黄之涵同学则将“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作为切入点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在维护政治安全方面,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决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言行。俞蒙资同学表示非常认同黄之涵同学的看法,并对这一点感受颇深,她提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坚守政治信仰,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言论与行为,反对一切危害祖国统一的言论与行为。不同于上面两位同学,周玉涵同学对“五对关系”中的“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我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我们要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既要通过发展来增强国家实力,又要通过维护安全来保障发展成果。
接下来,常艺绣同学分享了作为新时代的师范生我们该如何践行国家总体国家安全观?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向孩子们讲解国家安全的重要性,让幼儿了解国家安全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还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孩子们更加生动地了解国家安全。同时,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学习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技巧,如如何避免陌生人接触、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等。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安全。此外,我们还应该教育孩子们遵守法律法规,不参与任何违法活动。这样可以避免孩子们因为违法行为而受到伤害,同时也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最后,马怡菲老师对大家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和提升。马老师提到,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牢记八个“不”。即照片不任意拍,车队不随意插,工作不盲目干,行李箱不胡乱装,电脑内外网不混用,东西不随便买卖,信息不非法传和发现可疑线索不隐瞒。大学生要提高警惕,以防在学习生活中泄露国家机密,更不要为牟取利益而利用学习生活之便泄露国家机密。她向在座同学科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为境外窃取、刺探、购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危害国家安全的,应按照法律予以处罚。此外,她对第七条“信息不非法传”进行了深刻解读: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娱乐休闲的重要平台。对于大学生而言,追求网络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大学生要做到不参与政治性非法出版物的出版和传播,不利用网络传播途径诋毁我国形象,在网络上谨言慎行、不信谣、不传谣、不随意转发各类负面的非法信息,在保证自己言行守法的同时,对破坏和损害国家安全的现象、行为进行反对和抵制。在座同学们也分享了自己身边或者听到过的危害国家安全的例子,从而提醒广大学生要提高警惕,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
国家安全是国家的生命线,是人民的利益所在。只有国家安全得到保障,国家才能稳定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国家安全,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和义务。希望我校大学生能够积极履行自己的责任,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