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增强理想信念,提高责任感和使命感,11月6日下午,臻知楼报告厅举行“走近陶行知,涵养未来好教师”讲座,学前二系一年级、学前一系三年级以及行知社的部分同学参加。
本次讲座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理事、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理事、苏州市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凤祥老师讲授。
李老师提出问题:“不忘初心:你的初心是什么?”带领同学们进行思考探索,以六张图片进行引领,并结合自己上学的经历,介绍自己当老师的原因以及自己的理想职业转变的过程,进而提出在新时代对教师的三大要求。
第一,要对标新时代,塑造未来教师的人生品相。李凤祥老师从教师职业本身、社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的期待三点入手,列举了当今望子成龙的社会现状,家长把教育的压力给到了教师的身上,从而提出第一小点:教师是人类社会最古老、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其次,李凤祥老师从《我的教育理想》“我心中的理想教师”章节入手,引出社会对教师的高要求及标准;最后,结合当今时政热点,介绍当今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的期待,从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维度进行简要分析,提出教师要求与标准,强调教师是“引路人”的角色,要学会更好的适应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变革,从而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
第二,对话陶行知,滋养未来教师的情怀与智慧。李凤祥老师提出问题思考:你为什么要当教师?否定之前认为教师待遇好要当教师的观点,提出教师其实是一项非常辛苦的职业,特别是我们幼儿园教师,加深同学们对教师行业的思想认识;其次,李凤祥老师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观点入手,接着又介绍了美国杜威“教育即生活”的观点,然后引入陶行知先生,简单介绍了陶行知的生平经历、以及要在农村教育办学的原因,突出陶行知的伟大贡献,从而提出了三点原因:(一)博大的教育情怀:“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精神;(二)精深的教育理论:融贯中西、知行合一;(三)崇尚的人格精神:为人师表、立德树人;提出我们要铸就“行识式”优秀教师,建议我们可以从今天开始预定一个“做陶行知式先生”的大目标,要具备大格局、大视野、大胸怀、大智慧以及大工匠精神的要求及素养。
第三,走行知之路,探寻未来教育生活的诗和远方。李凤祥老师主要从两个方面介绍:陶先生的教学法理论和创造教育理论在苏州;苏州市陶行知研究会的37年风雨历程。在此突出了苏州市发展此精神的优势之处。
最后,李凤祥老师提出对苏幼所有学子们的五点建议。他强调要坚定理想信念、修养道德情操、开启育人指挥、提升社会活力和热爱自己的人生!他积极倡导同学们投身教育行业,相信同学们会遇见更多的诗意与情调。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