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4日,“姑苏教育人才”资助项目“全人教育视域下幼儿园共同生活新样态研究”课题组成员集中进行培训。
上午8:30-12:30,临沂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赵金霞教授为课题组做了题为《共同生活内涵》的线上讲座。讲座伊始,赵教授便以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开启了对 “共同生活” 内涵的探索之旅:在现代社会多元文化交融与快速发展的浪潮中,我们究竟如何理解人与人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共同生活? 随后,赵教授通过多学科分析与深入浅出的讲解,全面剖析了 “共同生活” 的概念;深度阐释了共同生活具有共同时空、多元主体、共同目标、共同规则、相互对话、密切情感等特征;接着,强调了 “共同生活” 并非简单的物理空间上的共存,而是涉及民主平等氛围、共同目标追求、积极互动关系、相关关联时空、生态和谐环境等多维度的实践逻辑;最后的互动环节中,老师们提出了如何平衡个人自由与共同生活规范等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赵教授都一一给予了详细且深入的解答,进一步激发了现场的思想碰撞与热烈讨论。
下午14:00-18:00,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高瑾副教授,为学前教育二系教师做了关于《人文社科课题研究》在线专题讲座。
首先,高老师对人文社科课题研究的概念和理论研究、实践研究、综合研究的人文社科研究课题分类标准与特征进行细致分析;接着,从对教育实践、教师自身成长、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等方面全面剖析人文社科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随后,结合自身教育人文科学课题申报与研究历程,对社科课题研究的实践策略进行了重点讲解。在选题策略与方法的讲解中,高老师详细阐述了如何从社会热点事件中寻找研究的空白,如何精准定位具有价值性、创新性与可行性的研究课题,让老师们深刻认识到了好的选题是开启成功研究之旅的钥匙;全面介绍了多种研究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及操作要点。特别强调了要根据不同课题的性质与目标,合理选择并综合运用研究方法,为老师们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在资料收集与整理分析环节,高老师分享了丰富的资料收集渠道与技巧,并对资料分析的技术与工具进行了细致讲解,使老师们对从原始资料到有价值研究成果的转化过程有了全面深入的理解。最后,在互动环节,老师们积极提问,就论文写作难点突破、研究资源获取等诸多问题与高老师展开了深入的探讨,精彩的互动进一步激发了现场的学术思维碰撞。
本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让老师们对 “共同生活” 内涵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更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与提升的优质平台,对推动课题高质量研究和课题组成员科研水平提升都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撰稿:陶双骥
一审一校:陶双骥
二审二校:罗淳
三审三校:张晗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