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新语 | 陈梦丽:心中有爱,坚守育人情怀
大家好!我是教育幼儿园的陈梦丽,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心中有爱,坚守育人情怀》。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我的职业—幼儿教师。每当提到幼儿教师这个称呼,有人不以为然,淡淡一笑,认为幼儿教师就是带领着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学习一些简单的知识。有人赞不绝口,竖起大拇指,认为幼儿教师对孩子很有爱心,对工作很有责任心。我觉得幼儿教育是一份普通、平凡而又伟大的职业,它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要做好它,确实很不容易。
今年是我在幼教岗位工作的第18个年头,从我进入幼师附属幼儿园,成为一名幼儿园老师开始,我始终以一颗平常心,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的学习和工作。用一颗爱孩子的心,坚守幼教这个平凡的岗位。
因为爱,所以能发现
最初踏上工作岗位,看到大班的孩子叽叽喳喳完全不听指挥,这个刚安抚坐下,那个又站了起来,真是让我这个初登讲台的小老师头疼不已,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做起,如何才能让孩子们听我的?但是,日常里的一些小事却又让我深刻感受到爱的力量。平日里排队时孩子们一个个争先恐后的争做排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孩子们的这一举动不以为然,只觉得他们就是想排第一。有一天,身体弱小而又不爱言语的笑笑再一次被挤到后排时,她用一双期盼而又委屈的眼神看着我。活动结束后,我把笑笑揽在怀里,在她耳边告诉她,不站第一,不当火车头也没关系,大家都做火车箱,我们的火车才能很长很长。可她低头说了一句“老师,我想和你牵手”。当时,我的心被震动了,一次小小的牵手,竟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关注的快乐。因为爱,能产生力量。我们要善于发现,只有热爱自己班里的孩子,走近孩子,发现孩子,才会把教育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来经营,才会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孩子,才会用心来和孩子交朋友,才能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因此,我认为做一个完美的幼儿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有一颗仁爱之心。
因为爱,所以能包容
虽说在日常工作中,面对的只是一群3到6岁的小娃娃,但是我们还是时时刻刻要和他们斗智斗勇。因为爱,他们的一个个可爱的小举动也常常影响着我,让我能更好的了解孩子,因材施教。
一次下午点心时间,保育员到卫生间收拾完垃圾袋,走过来对我说:“陈老师,我在垃圾桶的塑料袋下面,发现了半个肉馒头。”我一听就想“哪个小家伙,挺会动脑筋的嘛,居然会想到先把塑料袋从垃圾桶里拿起来,再把馒头藏下面。阿姨不注意,真是神不知鬼不觉了。看来陈老师侦探又要开始工作了。”于是我把半个馒头拿给小朋友们看,对大家说:“阿姨发现了半个馒头,是谁把它扔到垃圾桶里了呢?”小朋友们一听说,所有人都一致地摇头,都说没有。 我的目光从每个孩子的脸上扫过,不错过每个人的表情,当我看向蒙蒙的时候,她一下躲开了我的眼神,我想“看来八九不离十就是她了,这些面食平时她就不爱吃,以往吃到肉馅,她也总是磨磨蹭蹭吃到最后。”刚有点为自己具有侦探的能力而得意时,当我再次看向她,发现她紧张地坐在座位上,小手握紧了拳头,“原来她知道自己做错了吧,让她明知道不对还要去做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使我不禁反思,是我太严格了吗?让蒙蒙陷进了不想吃,不敢说的困境里了吗?如果再把她当着所有孩子的面批评的话,这对她来说又是一重伤害吧。于是我决定换一种方式,我对孩子们说:“不爱吃肉馒头的小朋友可以跟老师说,少吃点,但是今天扔进垃圾桶里浪费粮食是不对的,现在请所有小朋友来跟陈老师说句悄悄话,如果是你扔的,你就在我耳边轻轻地说‘是我扔的’,陈老师会把这当成我们的小秘密谁也不告诉。”我走向每个小朋友,当我走近蒙蒙,她凑在我耳边轻声说:“陈老师,馒头是我扔的,我错了。”我朝蒙蒙微笑着点点头,我们拥有了属于我们的小秘密。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有的爱笑、有的爱闹、有的能干、有的腼腆……,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作为幼儿教师,只有用爱包容他们的点点滴滴,才能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因材施教,让每一朵花蕾都美丽绽放。
因为爱,所以能坚守
在这个价值取向多元的时代,作为一名教师,只有树立了崇高的理想信念,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的伟大使命,我们的教育才会更加美好、灿烂,才有可能在孩子的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
工作以来,确实,偶尔也会有职业倦怠。为什么我要上班?如何才能晋升?我想停下来休息休息,有一些奇怪的小声音也会在我的耳边响起。但是,我想,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我们就应该为它奋斗终身,无怨无悔。当三年又三年,孩子们从小班哭哭啼啼进入幼儿园,不会吃饭、什么都不懂,到大班一个个神气地背上小书包,离开幼儿园,开始小学新的学习生涯,莫名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孩子们长大了!当孩子拉着我的手,甜甜地笑着,嗲嗲的说:老师我喜欢你。被孩子需要,被孩子肯定,被孩子喜欢,也让我更坚定了自己的理想。当年终,拿着荣誉证书,培训证书,自己的工作,学习,也被肯定时,也更加激励着坚定的工作。
这些都是我们工作快乐的源泉,这就是我作为一名幼儿老师的价值所在。
因为爱,所以能更专业
有人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但我认为教师的知识应更加渊博,应是一条滚滚流淌的小河(流量大,不断更新),不应只是一桶水。教师要走在时代的前列,就必须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树立并实践终身学习的理念,做一个有渊博知识的教师。今天的孩子们,一年比一年求知欲旺盛,对一切新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在教授的时候,不光要有基础知识,还要结合孩子当时的需要来进行活动的生成,可以和孩子们聊聊天,找到它们的兴趣所在,孩子们一旦有了兴趣,就会自己具备想要知道搜集的动力,探究的想法,而我们教师就是那跟穿起一切的绳子,因此,只有了解各方面的知识信息,才不会落后,才能够利用所知的知识加上自己的思想引导他们往正确的方向走。所以,每上一节课,我都要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下,刚才上的那节课哪些地方上得比较好,而哪些地方不太理想,怎么讲解孩子会更容易理解,更觉得有兴趣。然后,思考该怎样改进,下次该怎么上,该制定哪些方法措施等等,并做好课后反思,只有善于分析自己的教学方式的教师,才能成为有得、有经验的教师。其实,我们从事第一线的教师有进行教育科研的最大优势,因为我们拥有丰富的、鲜活的教育案例,记载、整理和思考自己的教育案例,就是最好的教育科研。我们只要用心去研究教学的得与失,找出闪光点,指出不足之处,就能在研究中不断进步,获取更多的教学经验。
我,一个平凡的幼儿老师,对于自己的这份职业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老师是什么呢?我想对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在家长的眼里,老师意味着自己的孩子的未来是什么,对于学生而言,老师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万能的,是什么也难不倒的人。社会、家庭给予我们一份深深的嘱托,一份深深的责任。而我知道,我只有不断的努力学习,提升自己,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有时候,改变自己不仅仅是理念,更多的是在实践中、在团队成长中获得不竭的动力。我热爱这个充满活力,充满亲情的大集体,热爱这个日新月异,前途光明的家!虽然我没有太多的能力,但是,我有一颗热情、诚挚的心,一双勤劳能干的手,我愿用这颗心,这双手为我们的学校添砖加瓦。